当前位置: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->《多边形的内角和》是八年级上册的内容,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推导

《多边形的内角和》是八年级上册的内容,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推导出多边形内角和公,式是该节课的重点。

(1)如果将让学生体验“数学思考”作为该节课的一项教学目标,那么请列出该节课涉及的“数学思考的方法”;

(10 分)

(2)请给出两种引导学生猜想四边形内角和的学生活动设计;(6 分)

(3)请列出两种证明四边形内角和的学生活动设计;(6 分)

(4)某教师在《多边形的内角和》一节的教学中,设计了如下两个问题,你能说出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四边形的内角和吗?你能基于四边形的内角和的证法,得到五边形、六边形,……,n 边形内角和计算公式和证明方法吗?请分析该教师设计这两个问题的意图。(8 分)

查看答案 纠错
答案:
本题解析:

(1)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“数学思考”的其中一条是:在参与观察、实验、猜想、证明、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。 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.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。而本节课所涉及的“数学思考的方法”是学生在参与四边 形、五边形、六边形的内角和的探究过程中,猜想多边形的内角和是(n-2)×180°,然后通过添加辅助线 (对角线)等方法证明此结论,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探究过程,最后用数学语言表示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:n 边形 的内角和等于(n-2)×180°。

(2)第一种: 如何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。进而发现:只需连接一条对角线,即可将一个四边形分割为两个三 角形。学生说出证明过程。教师板书。 追问 1:这里连接对角线起到什么作用? 预设:将四边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,进而将四边形的内角和问题转化为两个三角形所有内角的和的问题。 追问 2:类似地,你能知道五边形、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? 问题:你能从四边形、五边形、六边形的内角和的研究过程获得启发。猜想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的关系 (n-2)×180°。 第二种: 提问:前面我们通过从一个顶点出发作对角线,将多边形分割成几个三角形。进而探究出 n 边形的内角和, 那么,是否还有其他分割多边形的方法呢?

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,历年真题,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《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》(初级中学)真题

(3)方法一:先让学生回忆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求法:从 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,可以作(n-3)条对角线。它们将 n 边 形分成(n-2)个三角形,这(n-2)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 n 边形的内角和,由于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°,所以 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(n-2)×180°。 方法二:前面我们通过从一个顶点出发作对角线,将多边形分割成几个三角形,进而探究出 n 边形的内角和,那么, 是否还有其他分割多边形的方法呢? 学生活动:学生自主探究,小组讨论交流,并让小组代表板演并讲解思路。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:

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,历年真题,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《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》(初级中学)真题

(4)问题一设计意图:采用简单的四边形进行引导,利于学生迅速掌握知识。学生利用辅助线多角度的把多边形的 内角和灵活地转化成三角形的内角和,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,并为下面五边形、六边形以及 n 边形的内角和做铺垫。 问题二设计意图:引导学生动手操作、动脑思考、小组讨论.从四边形到五边形再到六边形.以知识迁移的方式进 一步体会将多边形分割成几个三角形的化归过程。也进一步明确了边数、对角线条数、三角形数对多边形内角和的 影响,为从具体的多边形抽象到一般的 n 边形的内角和的研究奠定基础。

更新时间:2021-09-15 02:21

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

单选题

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(  )。

  • A.为人师表
  • B.清正廉洁
  • C.敬业爱业
  • D.团结协作
查看答案
单选题

在教育史上主张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”的教育家是()。

  • A.孔子
  • B.孟子
  • C.荀子
  • D.韩非子
查看答案
单选题

心理学家所说的“危险期”或“心理断乳期”是指( )。

  • A.童年期
  • B.少年期
  • C.青年期
  • D.成年期
查看答案
单选题

教育工作中做到“因材施教”、“长善救失”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( )。

  • A.顺序性
  • B.个别差异性
  • C.不平衡性
  • D.互补性
查看答案
单选题

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( )。

  • A.是一致的,可以等同
  • B.教育与发展的关系
  • C.相互促进的关系
  • D.相互包容的关系
查看答案
单选题

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( )的过程。

  • A.知识
  • B.能力
  • C.个性
  • D.品德
查看答案
单选题

学生从事集体活动、结交好友的场所是( )。

  • A.班级
  • B.学校
  • C.家庭
  • D.社区
查看答案
单选题

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( )。

  • A.热爱教育事业
  • B.热爱学生
  • C.教书育人
  • D.开拓创新
查看答案
单选题

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( )。

  • A.生产力
  • B.文化
  • C.科学技术
  • D.政治经济制度
查看答案
问答题

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。

查看答案